海报新闻评论员 朱延鲁君子配资
据大象新闻等媒体报道,最近几个月,包括广州、深圳、长沙在内的全国多个地方将中华田园犬移出禁养名单,允许市民登记饲养。此举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的同时,也唤起公众对中华田园犬的重新审视,以及对城市养犬管理向着更加精细化方向转变的期待。
一直以来,城市中的养犬管理问题都是公共治理的焦点与难点,无绳遛犬引发的伤人纠纷、流浪犬群聚集带来的扰民乱象、犬只粪便污染公共空间等更是不断考验着各个地方在养犬管理上的成效与水平。中华田园犬作为我国的本土犬种,其历史可追溯至数千年前,但由于该犬种警惕性较强、体型差异较大君子配资,再加上长期被用于看家护院在人们心中留下的刻板印象等,很多地方将中华田园犬归类为危险犬种,属于禁养犬类的范畴。但从相关的研究和统计数据来看,中华田园犬体内的攻击性基因占比并不高,其攻击性评分甚至要低于多种宠物犬。近年来,关于将中华田园犬移出危险犬种目录的呼声也是不断出现在城市管理相关的讨论中。
此次多个城市相继为中华田园犬解除禁养规定,一定意义上说,是对中华田园犬的一次重新定位,打开了城市养犬管理的新思路,是城市在养犬管理上从“禁”到“管”的一次进步。解除禁养,并非是单纯的从“不能养”到“可以养”的转变,而是通过完善制度设计、政策举措等,提升人们文明养犬的意识,引导人们规范养犬的行为,将管理的重点从犬种转移到养犬人的责任上,从而让城市治理特别是养犬管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如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养犬人的责任意识和科学养犬的知识储备;通过加大对不文明养犬行为的处罚力度,对养犬人形成制度震慑和行为约束;通过“养犬积分”等量化管理工具构建起激励与惩戒并重的动态监管机制等。
当然,对中华田园犬解除禁养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同样不能忽视。比如人们对该犬种的刻板印象甚至偏见不会在短时间内消除,这就会导致部分市民对“解禁”政策存在抵触情绪;解除禁养政策应当与流浪犬收容机制、养犬人责任监督机制等密切配合,如果相关机制不够完善或者落实不到位,那么解除禁养的政策很可能会造成流浪犬问题的反弹甚至加剧,给城市带来新的公共安全隐患等。除此之外,不同城市禁养犬种的目录不同君子配资,还会加大跨区域养犬的管理难度,甚至引发“制度套利”或犬只遗弃等连锁问题。
说到底,城市养犬管理是一个复杂课题,既要守护公共安全的防线,又要兼顾养犬人的情感和动物福利,还要保障不同群体的权利公平。对不同的城市来讲,如何把养犬管理问题做得更好,没有标准答案,在中华田园犬是否解除禁养上也是如此。不同城市应当结合自身实际,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养犬管理的最好效果,才能更好打造出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城市文明。
美港通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