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安全配资,官网悄悄更新了一条不起眼的支持文档——
iPhone XS 系列,被正式列为“过时产品”。
掐指一算,距离这台手机发布,也才不过七年。
但有意思的是——
在苹果眼里,它是“过时的”;
在小红书上,它却是“还没过气的神机”。
对,就是这台发布于 2018 年、搭载 A12 仿生芯片、支持 IP68 防水防尘、正面刘海屏、背面双摄的 iPhone XS / XS Max。最近两年,竟然在小姐姐们之间,悄悄翻红了。
从“过街老鼠”到“二次翻红”,iPhone XS 的命运,堪称一次影像史上的诡异反转......
谁在用 XS?为什么用?在如今 A17、M系列芯片满天飞、摄影讲究 RAW、夜景、长焦、人像分离的时代里安全配资,一款六年前的手机怎么还能“打回主场”?答案很简单也很魔幻:
因为它拍人,好看。
尤其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iPhone XS 拍出来的人像图像柔和自然、肤色清透,甚至能自然“美颜”——轻柔地淡化皮肤瑕疵,却又保留细节毛发,让很多女性用户直呼:
比后来那些锐化过度的机型顺眼太多。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苹果当年首次引入的 Smart HDR 技术。
记得 iPhone XS 上搭载的是 Smart HDR 第一代,而这个“第一代”,其本质源自天文摄影的一种技术:Lucky Imaging,即“幸运成像”。
在天文摄影中,拍摄对象极其微弱,成像依赖环境随机变化与设备的运气。Smart HDR 正是借用了这个思路——拍摄时抓取多张照片,在极短时间内叠加前后帧,通过“前后快门+前后图像融合+0快门延迟”算法,输出一张动态范围更广、细节更丰富的图像。
但你可能没想到,这套本意是为“应对复杂光线环境”而生的技术,意外成就了 XS 的“妈生自拍感”。
因为——安全配资
它没有后代加入的 Deep Fusion 锐化处理 算法在肤色高光压制、暗部细节保留方面,恰好“没有过度”; 再加上当年前摄仅 700 万像素,不够清晰,反而自然磨皮。
这几项“技术缺陷+时代限制”,居然组合出了“最适合人脸”的合成逻辑。
时间倒回 2018 年,iPhone XS 并不受欢迎。
那时候,计算摄影还不流行,媒体和用户普遍嫌 XS 的照片太“柔”,甚至被吐槽“涂了奶油”“像开了磨皮滤镜”,全球都有用户投诉 XS 拍人像“虚”“失真”“糊”。
但到了 2024 年,网络风向彻底逆转。
小姐姐们刷着、拍着抖音短视频,突然发现——这不正是我们现在最想要的自拍效果吗?
于是,XS 被奉为“自拍神机”,被重新捧上神坛,甚至有人为了保留这“神秘柔肤力”,选择将系统降级到 iOS 13.x,以保留原汁原味的 Smart HDR 1.0 效果。
后代的 Deep Fusion,为何不受欢迎?
很多用户吐槽说,iPhone 11 之后加入的 Deep Fusion 算法,虽然提高了细节和锐度,却也把人脸的“毛孔、胡茬、鼻头反光”全都拍得一清二楚。
左14pro 右16pro
在计算摄影的语境下,这种“过度真实”的成像,不再适合人像美感。
“算法不够强”反而成就了一种“克制的美感”。
今天回过头看,iPhone XS 的 Smart HDR 并不是偶然。
它开启了一个时代,让计算摄影真正走入大众视野,也让我们第一次从“拍到”过渡到“拍好”。但 XS 同样是一个时代的分水岭,它的“算法初心”在技术发展中逐渐被更强算力、更高像素、更深锐化吞没。
XS,可能是苹果最后一台真正“克制”的自拍手机。
要是哪天苹果真能把 Smart HDR 1.0 的味道再带回来,大概又会红一次吧。
美港通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